fbpx

10 种常见的内容营销挑战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的企业向我求救,问我该如何解决「不知做什么内容才好」这个问题。而我一直都非常的 reluctant 要直接给出答案。因为如果我对他们的品牌/产品不熟悉,不知道现阶段品牌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如果我不清楚他们的受众群,在缺少消费洞察的前提下就给出了建议,那其实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

但是我却又无法忽视他们所面对的困难,所以只能大致地给一些方向,希望企业能够从以下这 10 种常见的内容主题上,找到能够刺激他们「该做什么内容」的灵感:

1)一个产品

一个企业可能有不止一个品牌系列,或不止一种产品。创造内容的时候,绝对不要贪心,一个内容就只 Focus 在一个产品上即可。该如何选择做哪种产品的内容呢?先把产品分系列、分品牌、分类别划分清楚,然后看哪个是企业卖得最好的主要产品,先从这个下手。举个例子:这个内容只说这个品牌的抗头皮屑洗发露。这个内容主要沟通的是我们这个抗头皮屑洗发露多少钱,下一个内容可以是这款抗屑洗发露可以在哪里购买。一个内容、一个产品、一个 message 足矣。

2)一整个系列

刚刚不是才说做内容只 Focus 一个内容一个产品吗?怎么这里又说整个系列了呢?这种内容的沟通目的并非 focus 一个特定的产品有什么特点或卖点;而是让目标受众知道企业有这么一整个系列的产品,能更完善地、有系统性地提供解决方案。例子:我们这个品牌有抗头皮屑洗发露、抗头皮屑护发素、抗头皮屑头皮护理精华,能更全面地提供减少头皮屑和头皮痕痒的问题。

3)介绍产品

无论是否刚推出产品,企业都必须理解和接受不是所有目标受众都认识你的产品。所以《介绍产品》的内容品种是个必须循环产出的内容品种。但是我会建议不要太贪心,一个内容只专注说一个重点就好了。如果产品拥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不要全都挤在一个内容里,可以拉长来做,这个内容说这个重点,下一个内容说另一个重点。

4)产品功能

嗐你们可能会问:《介绍产品》和《产品功能》不就一样吗?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在《介绍产品》的时候,着重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把产品类别清楚地给受众知道 – 到底这是美容品还是健康产品,因为两者之间受众是会有着不同的期望值的。而《产品功能》就应该把重心放在《功能》二字,让受众理解如果我使用这个产品,我会看到什么功效,这个产品能够帮助我解决我生活中或业务中的什么问题。例子:这是一个能够干湿两用的吸尘器。

5)这个产品适合什么群众?为什么?

我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请不要贪心!」,不要再认为我这个产品大家都适合,8岁到80岁都可以使用。大家要记住,企业推出的所有产品/服务,目的都是为了要帮助一个特定的群众,解决他们生活上或业务上的某个问题。产品/服务不是为了要让企业自嗨而产生的。所以企业都应该先从《目标受众》出发。无论大家对《目标受众》的认知有多精准,但是尽量地做好消费者洞察,从中不断优化精准度。越是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内容越容易入他们的脑影响他们。我举个例子:这款运动上衣,是适合喜欢攀登超过海拔 3,000米的攀登者使用的上衣。为什么?因为能够长时间抵御高海拔的温差,让攀登者发挥更好的表现。同样的,请记得一个内容,只说一个产品,一个群众,一个重点。

6)如何使用产品

很多品牌以为,只要打了《介绍产品》或《产品功能》,受众买了肯定会使用。错!试想想,如果受众买了,就因为不懂得如何使用,而将不好的体验归咎于产品,然后就对品牌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你觉得同一个受众以后还会相信品牌,还会愿意购买其他的产品吗?品牌必须记住,一定要做到 Idiot-proof, 无论他们是否懂得使用,市场还是有一撮不懂如何使用产品的目标受众。要制作这种内容请记得必须清晰地把每个步骤展示出来,品牌可以考虑使用文字,图像或视频的方式呈现。

7)谁还买过这个产品

从品牌角度发出的每一个内容,对受众来说都属于广告手段。所以在观看品牌内容的时候,他们都会稍有存疑;所以才会拿你们家的品牌去和其他的竞争品牌做比较。如果品牌能够成功地鼓励其他消费者分享他们的使用体验,或让他们给品牌做出正面的评价,然后将此类的品价当成内容 re-post 或分享出去,或许能够将受众心中的存疑抹去,让受众变成了决定购买的准用户。

8)购买的理由

千万不要认为我让受众知道我们是什么产品了,有什么功能了,大家都给予不错的评价了,目标受众就肯定会购买。品牌要记住,目标受众最不缺少的就是选择。而很多时候你推出的产品,他们家可能都已经有个类似的产品了;又或他们目前不觉得自己需要。如果品牌任由目标受众自己来决定、被动地含情脉脉地等待,品牌所将获得的回报可能就是失望。品牌可以选择更主动一些,在内容上将受众的问题更大化,让他们产生认同感,让他们产生「对呀,我也有这个问题,看来我需要这个产品」的感觉。

9)第三方认证

无论我们的产品是否真的非常厉害,都不及拥有第三方认证的肯定。企业可能会问,我们并没有参与什么认证,怎么办?品牌可以自己做。举个例子,品牌可以做一个调研,选择一定数量的自愿者,让他们连续使用产品,然后将体验写下。得到结果之后,可以聘请公证单位作为第三方认证,证明产品做了这个调研,得到了这个结果。当然,从中挑选对品牌有实质效应的调研结果,来作为内容主题。

10)产品促销

大家别太惊讶为何我把《产品促销》放在最后一项主题,其实很简单,因为促销是「鼓励购买」的工具,并非「制作内容」的工具。不要因为没有内容主题而去勉强做个促销出来,这样会对品牌的整体营销造成负面的影响;品牌也会因为这样一脚踩进了纵容目标受众的陷阱,如果品牌不做促销内容,受众情愿等也不会去购买。

希望以上主题能够 spark 到各位企业决策人,特别是营销执行团队、负责内容创造的盟友们,有更多的 ideas 来创造内容。曾经参与《消费者洞察》课程的盟友们肯定理解为何我在开头的时候会 reluctant 直接给出答案,因为真的必须先知道「跟谁说话」,我们才能从众多的内容主题中,找到「对的话」。然后再根据洞察所得,在对的渠道找到这群受众,再找到「对的时间」和他们说,才有机会去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想知道更多有关《消费者洞察》课程的企业,可以点击浏览或联系咨询

本文作者:Suki Goh

怪兽学堂资深导师,也是业内品牌沟通策略达人;专研广告以及消费者沟通策略。>20年工作经验,横跨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等市场,曾为 Ogilvy, Grey, McCann, Leo Burnett 等国际广告公司以及无数的国际品牌策划创意营销。

阅读更多


数据怎么优化营销?

企业数码化的隐忧

追踪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