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品牌都喜欢在周年庆或年促的时候推出《凡购随赠》的活动。当然,无论是品牌商还是消费者,都知道这背后肯定有目的,因为品牌商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地免费赠送。当然,我们也猜得到品牌商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刺激更多的消费、提高销售额。但很意外地看到仍然还有许多品牌并不完全晓得该怎么去利用这种「赠品」活动影响,最大化地达到刺激销售的目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决定《赠品》
相信很多品牌商都会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赠品》吧。这种思维就是商家思维,当你先想《成本》而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的时候,请问你的《赠品》消费者会喜欢吗?这种赠品是否真能做到「刺激」他们提高客单价的目的?
我们在市面上不难看到这些「毫无诚意」的赠品,有的甚至和品牌或产品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获得最多商家垂青的赠品有餐具、塑料盒、饮料瓶子、杯子等。有些品牌或商家还算肯花点心思做了联名款,但是却因为赠品的类别,极大可能把把联名给浪费了。试想想,现在的消费者家里,谁没有几个随赠的餐具呢?
其实品牌商应该理解「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消费者其实是必须先购买才能获得《赠品》的。如果这个赠品的成本比较高,品牌商大可将购买条件稍微提高。当然,你得选择真的能吸引消费者的赠品,要不然即便你把购买条件降低,也不一定能吸引他们购买。
那么,什么才是消费者「喜欢」的赠品?
送「稀缺」
无论是送品牌商自己的产品、还是联名赠品,「稀缺性」是吸睛最大关键之一。Instead of 赠送 off-season 囤积卖不出的单品,还不如送你们这一季市场上大家都在抢的热门产品。你想想,当别人都抢不到,我却帮你留着送给你,消费者的双眼还不发光吗?
送「完美」
谁说送赠品就非得送物质性的东西不可?我举个例子吧,如果你是衣物或时尚品牌商,难道就非得买衣服送袜子吗?如果对自己的消费者拥有足够的洞擦力,然后配合我们品牌的调性,你或许可以推动《买多少送什么体验》的活动,条件是必须穿着我们品牌的衣物参与,然后 hashtag 让我们知道。结果的结果,他们去参加体验了,也晒了不少朋友圈,更顺便帮品牌打广告了。
送「时间」
我们当然知道没有一个品牌的赠品活动是永恒的。所以如果只用了「必须在月底之前购买才能得到这款赠品」作为活动的广告词,那就太 low 了。也就是因为促销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在「有限」上制造惊喜。这一招美妆品牌最拿手,特别是在岁末圣诞节的促销期间,许多美妆品牌不止是推出赠品,而是纷纷推出《倒数日历》。日历并不新鲜,奥妙在《倒数》。倒数日历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密封的格子,每天打开一格,就能获得一款不同的产品试用装。在不断的惊喜之下,还能使用产品,体验产品功能。你想想,消费者在帮我们倒数促销期之际,还能每天体验《惊喜》。今年尝过鲜了,明年品牌还没推出《倒数日历》,消费者们都已经蠢蠢欲动了。
送「尊贵」
无论是线下商店还是线上网店,不少品牌商都已经揽下了无数的消费者成为自己的会员。我们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谁手上没有几家品牌的会员身份呢?如果大家都是会员,那么这个身份就没太大的推动力了。只要是会员,反正平时购买就可以享有会员打折了,这种凡购随赠的赠品,也与会员无关了。品牌商或许可以考虑把赠品分等级,会员者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赠品,而非会员者只能获得一般的赠品。如果是这样,那么消费者肯定会被更有价值的赠品所吸引啊。在这种情况,赠品的目的已经不再只是刺激销量,还包括了刺激会员招来的目的了。

本文作者:Suki Goh
怪兽学堂资深导师,也是业内品牌沟通策略达人;专研广告以及消费者沟通策略。>20年工作经验,横跨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等市场,曾为 Ogilvy, Grey, McCann, Leo Burnett 等国际广告公司以及无数的国际品牌策划创意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