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营销沟通最常见的 4 个误区



要做营销就逃不过必须与受众沟通。负责策划营销沟通内容者和受众同样有着人类常见的盲点和情绪,所以很容易就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掉入误区。想要做好营销沟通,就必须先认清事实,以便在日后做执行的时候能够绕过误区,不浪费资源、不耽误达标。

误区(1):企业决策人对数码营销沟通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很多时候企业决策人因为对数码营销的认知不够深入,觉得聘用了专门的团队,就直接把数码营销的责任抛了出去。其实这是个非常冒险的做法。说白了,无论是团队还是外包公司,他们也只不过是领工资、拿报酬的员工。企业决策人难不成还奢望他们会和决策人一样为了企业和品牌的将来而高瞻远瞩? 企业和品牌的未来是决策人的责任,虽然决策人每天都在为了公司忙忙碌碌的,但不应该构成甩手不理的借口。对于数码营销沟通的执行,虽说决策人的确无需事事参与,但是在营销的决策上,企业负责人就必须了如指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次营销活动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次主要针对哪个群众?决定专注沟通的重点是什么?主要是希望达到什么目的等等… 这些都需要决策人认真清楚地思考、列明。越是清楚的 briefing, 团队能越能够精准执行;这样就更加容易达标并看到营销效果。

当然,企业决策人也不是超人;如果真的缺少了对于数码营销沟通上的认知,可以马上点击这里快步追上!

误区(2):老板叫我执行我就执行呗

许多被委派去执行市场营销或创建沟通内容的团队经常都会有一种错误的想法:总觉得这家公司是老板的,产品卖得好或不好,都与我无关。但是,你又知不知道所有经由你的手去执行的营销沟通或活动,都会是你的成绩单 (portfolio)。越是认真、仔细、负责任的团队,自我提升的机会就越多,日后用来调整职务或转职的筹码也越有价值。

再换一个角度说,如果老板并没有提供仔细的 briefing,而只希望团队马上去执行出来,这也不应该是团队用来自我放弃的借口。试想想,没有明确目的或策划指标就直接跳进去执行,营销过后该如何知道有没有达标?你日后升职加薪又是依据什么样的 KPI 呢?如果老板一直还不满意,还不是团队必须吃亏加班重做?

团队不如就趁此机会让老板看到你们的价值,提醒老板如果没有做好策划就执行,等于浪费了老板的资源。做个能够为公司着想的员工,做个让老板能够依赖和信任的员工,其实是为了自己日后的青云路,先打好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聪明的老板就更加应该栽培好营销执行团队,这样才能更节省资源以及更有效率地把营销的沟通方案给精准地执行好,做到好成绩。

误区(3):营销沟通不一定是指社交媒体上的帖文或内容

很多企业会认为「营销沟通」指的就是「社交媒体贴文/内容」,其实不然。

「营销沟通」指的是品牌通过不同的渠道,找到「对的人」、在「对的时候」、和他们说「对的话」,为的就是要达到沟通目标。我在这里简单的用【5A消费路径】来说明一下不同的沟通目标有哪些:

  1. 1A – Awareness 认知
    通过品牌(产品/服务)的名字、logo、包装、颜色、format、网站上的说明、社交媒体上的贴文介绍、短视频上的演示等,就是为了要和受众沟通关于这个产品/服务的功效、材质、优点、用法、促销等,并希望受众记住了,以方便日后想要购买的时候想起这个品牌。
  2. 2A – Appeal 吸引
    品牌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包括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等,制造能够吸引受众眼球、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沟通要点。其中可以包括更清楚地说明产品的特点、或提供产品能够解决的问题、或让受众得到需要购买产品的理由。
  3. 3A – Ask 咨询/认同
    如果在 2A 的消费路径做得好,受众是极有可能会联系品牌或点击品牌其他的沟通渠道去深入认知更多有关品牌的信息。这个阶段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地说服受众,让他们认同关产品,寻找在哪里下单。
  4. 4A – Action 行动
    无论是下单还是希望忠实用户转介绍,只要是认真做了营销上的策划,品牌都能够利用营销来和受众沟通,鼓励他们达到品牌的营销目标。
  5. 5A – Advocate 倡导/也包括了回购
    受众和用户不会无缘无故认识、认同、购买或爱上某个品牌的,这肯定是品牌在背后付出了许多的营销沟通成本之后的结果。这一点不一定指的是砸钱买广告,而是认真地策划如何更有效地与「对的人」、在「对的时候」、说「对的话」。

误区(4):没搞清楚想和谁沟通,怎么沟通,什么时候沟通,为什么需要沟通

当然,许多特别适合普罗大众的品牌会认为我们家的产品从 8 岁到 80 岁到用户都合适,也没有太注重需要沟通的目标受众到底是谁。所以经常会出现「营销沟通内容瓶颈」的状况。

什么是「营销沟通内容瓶颈」?

这里指的就是在沟通内容的创建上,当品牌想制造一些谈资来和市场沟通的时候,通常都会把专注力放在沟通产品的特点、用法、原料等内容上面。特别是那些已经推出一段时间的品牌,由于已经来回翻炒了一段时间,时间一长,真的已经达到了炒无可再炒、翻无可再翻的状态了。如果来回都是那几点的沟通点,无论多忠诚的受众,他们终会看腻,然后就不再感兴趣,之后就会被其他的品牌吸引过去。

但是品牌是如果可以先搞清楚每一次和受众沟通,到底是为了什么?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品牌也可以更精准地画好受众画像,深入洞察他们会被什么特点吸引,然后才去思考如何与他们沟通?什么时候与他们沟通?由谁来引导沟通等,这样就能更有策略性地构建和更有效地执行营销沟通方案,来达到沟通的目的。

曾经参与过【怪兽学堂】之《企业数码战略全盟会》课程的盟友,多多少少在营销沟通上都已经备有一定的基础了;如果希望更近一步地洞察消费者以及受众的消费习性并影响他们的购物决定,盟友们也可以考虑进阶学习《消费者洞察》

其他对高效营销以及沟通策略有兴趣的企业决策人,执行团队等,也欢迎大家点击联系订阅学习更多数码营销课题的讨论

本文作者:Suki Goh

怪兽学堂资深导师,也是业内品牌沟通策略达人;专研广告以及消费者沟通策略。>20年工作经验,横跨马来西亚、中国大陆、香港等市场,曾为 Ogilvy, Grey, McCann, Leo Burnett 等国际广告公司以及无数的国际品牌策划创意营销。

阅读更多


成也视频,败会被评

如何创建高转化率销售页面 sales page

追踪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