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销是牵动增长的火车头,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催化剂,在科技越见成熟的当儿,数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好推手。你的生意,是否在实践《数码》+《营销》后,也开始大放异彩,能够从不同渠道串流?提高粉丝互动?增加交易量?推高传播次数?
经营品牌,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从了解趋势、推敲受众、洞察消费、筛选渠道、内容创建到广告预算中适度拿捏,才可能在资源有限的情况四两拨千金,持续突围!
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新创企业可以从何布局数码营销!
1. 谁是你产品/服务的用户 (Customer Persona)
这是启动数码营销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大部分新创可能会忽略的主要布局之一。即使你有再好的产品 / 服务,如果没能确认谁是你的用户,就不能针对TA 未被满足的需求,克制精准的内容,和他们沟通。
你可以根据以下的建议,开始思考和构建用户画布。
- 年龄层
- 工作
- 平均收入
- 区域
- TA 未被满足的需求
- TA 如何探索产品/服务
- TA 最活跃的社交媒体
掌握这一些信息,你就可以专注于在对的营销渠道谋略。工具能够让你更近一步探索资讯,发现TA的蛛丝马迹!
2. 你怎么发现TA还未被满足的需求?
如果你还用着老黄卖瓜,自卖自夸的营销手法,在实践数码营销的路上,恐怕你的路会越跑越窄,越来越难卖!
渠道的竞争,品牌不再需要抹黑探路,反而可以透过广告后台数据,与用户画布核对,探索出前人未发现的需求,渗透利基市场的好策略。
例子:
- 透过 Google Keyword Planners,探索相关关键词(需求)
- 透过第三方工具 io, 过滤更贴近画布的用户,提高转化率
- 透过用户分析LeadEnforce, 找到更精准的用户
3. 你打算怎么和TA沟通?
创建内容是数码营销非常懊恼的一件事,不止需要洞察消费,还需要把内容(文字、设计、短视频等题材)制作成为不同的规格,依据用户购前、购买、还有售后的细节铺排,在不一样的渠道传播,和用户沟通。
好的内容,不止能让用户知道我们的存在,还可以在线上开始“视探”我们,线下体验我们,到最后购买、长期使用后、最后依赖我们,达到品牌深化的目的。
你想透过内容营销传达什么讯息?
- 让用户知道你的存在?
- 教育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
- 透过其他消费者的体验 / 见证,说服新用户使用?
当你脑筋穷途末路,可以试一试
- 透过社群分析工具 Buzzsumo, 探索用户最关注及最engage的内容
- 透过大卖场的 Review/ Comment, 探索用户真正的需求
4. 你想在哪里和 TA 沟通(渠道)?
科技迅速迭代,渠道强烈分化不同年龄层的用户,从Gen X 对资讯的渴慕(网页、部落),Gen Y 的社群泛滥(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Gen Z 的自媒体(Tik Tok),刷新用户接触内容的感官。
多元渠道的替换使用,是现代网民的惯性,品牌不能只在单一渠道活跃,这样会很容易被其他竞争对手的内容给拦载,最后带来有流量,低销量的局面。品牌必须在人才、资源和预算中拿捏到位,胆大心细地试错,才可能在营销上收支平衡。
上图是根据某个时尚品牌用户路径的多元渠道串流成交分析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会给出以下的建议,作为选择渠道的参考
- B2B – 网页、 搜寻、B2B 卖场(Alibaba,Tradekey)
- B2C – 网页 + 电子商务、社群(Facebook, Instagram, Tik Tok),大卖场
5. 放大你的媒体投资
在我的咨询生涯,我目睹很多人巧妙使用一些黑科技,为品牌引流,结果可能招来了一大堆僵尸粉,假账号,让后期的广告试错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纠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事倍功半!
媒体投资,简单来说,就是把对的内容,借助广告后台设定(用户画布、漏斗设计等),让更多准用户知道品牌的存在,拉近成交的鸿沟,推进企业增长!
RM 3K – 5K 预算,绝对是一个好的开始,能够有策略性地试错,在AB test 之间游刃有余。广告费多毕竟可以让更多人看见品牌信息,但是否成交,透过广告投放发现对的用户才是硬道理!
6. 关注客服,优化用户体验
你喜欢被硬推销吗?疫后的线上拥挤,大部分的网民对这类的广告都已经麻木,会选择跳过,或直接关掉广告设施。身为用户,你是否也有同感?
品牌在进行营销,应该更加人性化,可以借助科技(AR,AI,电子付费等),提升用户的体验,让用户参与营销(互动游戏),提升倡导的效应,达到不销而销的效果。
用户都是好奇的,有些时候,越新奇,越能引来用户的抢先关注!
7. 绩效管理
实践营销,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界。
感性是牵动用户情绪的催化,而理性是决定企业管理的成败。两者必须平行,才能互相效力,叫实践的团队得益处。
给你一个小测试,面对以下的成绩单,你会怎么重新编排预算,提升营销效率?
从三个维度思考(品牌,业绩,客户数据),做出你最明智的选择,在留言区和我分享答案!

本文作者:Eng Jin
怪兽学堂首席导师,也是业内品牌数码化达人,服务超过 200 家新创、中小企业、上市机构实践数码营销;目前专注于数码营销咨询及培训工作,以具体、科学、系统化的模式,高效帮助企业晋级,落实数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