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产品好已经是基本门槛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真正让顾客愿意掏钱,甚至愿意分享,是一种价值感。
也就是说,营销的本质,不该是 “卖产品”,而是 “让人认同并愿意参与的价值塑造”。我来跟大家一一拆解这个概念:
01|产品功能早就不够打动人了
打开社交媒体,你会发现每个品牌都在说自己好:
“我们的原料更天然”
“我们的科技最先进”
“我们的团队很专业”
听久了,其实会腻。
消费者反而会问:“你的产品很好,所以呢?”
02|既然产品功能不能打动人,那就卖 “理想生活” 的样子
举个例子:
咖啡店不再只是卖咖啡。
他们卖的可能是——
- 一个 “可以安心工作的空间”
- 一个“可以和朋友聊聊天的场景”
- 一种“属于你的生活方式”
看到了吗?真正吸引人用户,是那个情境与情绪连接,并不只是咖啡本身。
03|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是对自己的认同
想一想——
为什么有些人坚持买特定品牌的鞋子、车子,甚至洗发水?
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比较价格。
而是因为这些品牌让他觉得,这是 “他自己的选择”,
甚至是 “代表他是谁” 的一种象征。
所以,品牌传递的不只是商品功能,
更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想象与态度。
04|真正厉害的营销人,卖的是 “价值场景”
不是把产品硬塞进生活里,
而是把生活的样子自然地包进产品里。
举个例子:
- 做笔记 app 的品牌,不是说 “我们功能强”,而是说 “让你用最舒服的方式记录灵感、不漏掉任何一个创意”。
- 卖儿童文具的品牌,不是说 “我们颜色更鲜艳”,而是说 “让孩子每天都期待打开书包的一刻”。
- 卖运动服饰的品牌,不是说 “我们布料更透气”,而是说 “这件衣服能陪你坚持每一个还想放弃的早晨”。
这些都是情感锚点,是真正能留下印象、驱动选择的地方。
05|如何打造你自己的“价值感”?
这里给你三个步骤:
✅ 先别讲你是谁,先问:客户在想什么?
他们想要被理解?想要节省时间?想要表达身份?
这些比 “产品有什么功能” 更值得放大。
✅ 试着描绘一幅 “他使用你产品之后的生活画面”
不是卖电风扇,而是卖 “在大热天也能清爽工作的下午”;
不是卖线上课程,而是卖 “晚上一个人喝茶还能进步一点点的满足感”。
✅ 用内容持续去强化那个“感觉”
品牌的每一篇贴文、每一个广告、每一个活动,不是去 “说服”,而是去 “共鸣”。
06|最后提醒:价值感不是故事,是选择感
讲故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你要让客户觉得:“这个品牌,是我选的。”
而不是:“被你推销我才买的。”
当一个品牌,能让客户感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提升,
就不只是一次交易,而是一个长期关系的开始。
总的来说,
- 营销不是卖东西,而是协助用户定义生活方式。
- 产品是工具,价值才是吸引力。
- 感受到的 “意义”,才会留下记忆。

本文作者:Cheryl
毕业于拉曼大学中文系,曾任新闻记者、文字编辑及节目主持人,后转战营销行业,专注于文案撰写。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品牌营销,都擅长透过文字挖掘深度、传递价值,尤其注重思维启发。希望能透过文字,为读者带来新的视角,拓展认知,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思考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