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何更有效率地创建内容?



“下个星期要发布的 social media 内容没有 idea…怎么办?” 内容执行者们,这是不是你在创建内容时的 OS?又或是,决策者们,你们是不是常听到内容执行团队哭诉在创建内容时没灵感、没点子?

在之前的文章中,Suki 老师说过,要解决“做什么内容”的难题,就必须先做好【内容策略】,在想 idea 之前,先把内容策划好、把主题规划好,这样才不会脑袋短路、灵感枯竭。只不过,人脑始终不是电脑,长时间创建内容,我和团队偶尔也会陷入创作瓶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就是我们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呢?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 BBDO 广告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Alex Osborn 首创,它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下发言。这方法主要由一群人或一小组人如:文案人、设计师、营销人员,在融洽及无限制的气氛中,围绕着内容策略,讨论哪个主题较适合做当月或当季的内容,以迸发出新点子、新创意!

虽说头脑风暴有助于激发更多更好的创意与想法,但如果在参与者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举行,很可能会变成大家大眼瞪小眼,或是等某人发表意见,其他人点头附和,结果无疾而终。那么,如何高效地进行头脑风暴呢?以下是我和团队进行头脑风暴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1. 头脑风暴前

为了让参与者(负责该 campaign 的团队)有所准备,主导者会事先告知参与者头脑风暴的日期、时间、根据内容策略所定下的 campaign 或当月主题,打个比方:头脑风暴要讨论的是母亲节的相关内容,但母亲节的范围太广了,是要注重超人母亲、长者母亲、年轻母亲,还是像朋友一样的母亲呢?所以必须得设定好主题,比如说:新手妈妈,好让参与者在进行头脑风暴前,先各自搜集关于新手妈妈的资料或找些案例,以提高头脑风暴的效率。

2. 头脑风暴中

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尽量营造轻松的氛围,无论参与者的提出的想法是天马行空或老套保守,主导者都先不要急于批评、嘲笑或否定,反而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容纳并尊重所有组员的意见和想法,因为这除了可以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任意发挥,也可以从ideas 中激发其他 idea ,擦出更多创意的火花。

在每个组员把所有想法和意见都提出来后,大家会再从中筛选出最合适且满意的 idea,并再雕琢所选中的 idea 是否可以改善或优化。

噢,对了!温馨提示一下,头脑风暴的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 60 – 90 分钟内,如果在限定的时间里,没有新想法、新观点的出现,那么最好先暂停或告一段落,否则就会变成浪费时间的头脑风暴了。

3. 头脑风暴后

头脑风暴的结束意味着内容执行的开始,内容执行团队虽然在头脑风暴中有了创建内容的 idea 或主题,然而走向内容的呈现,仍有各方面的细节需要处理。因此,建议要将工作分配好,比如:谁负责搜集更多的资料、谁负责拍照或拍摄、谁负责设计、谁负责文案等等。另外,也建议团队在执行内容时多多交流、相互激发,以呈现更棒的内容!

内容执行者们,下次创建内容没 idea 时,与其自己默默想破头,不妨邀请相关人士来一场头脑风暴,或许可以助你更有效率地创建内容哦!

内容执行者们,下次创建内容没 idea 时,与其自己默默想破头,不妨邀请相关人士来一场头脑风暴,或许可以助你更有效率地创建内容哦!

本文作者:Chor Wei

毕业于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曾担任时尚杂志记者及广告公司文案撰稿人,为品牌撰写创意广告文案和内容;近年来转战数码营销,为企业制定及执行数码营销创意内容。在广告界多年,养成了钻研创意广告及内容的兴趣,也喜欢在广告/内容加点“调味料“(创意)。

阅读更多


你《数码营销》的底气, 决定了品牌在「行业走势」的高度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内容产出行业

追踪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