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码化在疫情的催生下,已成为企业的口头禅,大家一窝蜂地涌到线上拓展,但越战越勇的又有多少?疫后复苏,数码化还会是你企业的主轴吗?为什么?
你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企业需要数码化?
- 推广品牌知名度?
- 提升业务?
- 维护客户关系?
- 提高生产效率?
- 提升管理制度?
- 降低运营成本?
- 还是 …… ?
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都顺利达标了吗?
- 你的目标是否清晰?
- 目标是否可以被量化?
- 这是你的个人、还是团队目标?
- 是什么原因还没达标?
你怎么看待企业数码化?
- 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使命?
- 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改革?
- 是一项随疫情而更动的计划?
数码化,对我来说,是一个两极化的衬托。如果成绩理想,永远都是自己的功劳;相对的,如果成绩差强人意,都是团队的问题,是吗?
经过多回的绞力战,以下是我个人对企业数码化进度缓慢作出的三大反思
1. 没有时间
时间不够用,早已是每一个决策人的常态,然而数码化牵扯的范围甚广,需要消耗的时间更多。数码化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弱连接,从外到内,打通客户与品牌的任督二脉,结合科技,重新定义新零售客户路径;透过数据,洞察消费行为、设计一连串的售前跟进,售后服务、精准推算客户回购率,深化数码化的足迹。
而这一整套操作,需要决策人的同谋共略,带领团队跨过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拉近距离,才能够在科技崛起的年代,越战越勇,让数据领航,带领企业进入下一个智能时代,延续品牌故事。
企业需要进步,维护行业生态链,决策人不必事事参与,但必须了如指掌,重要的决策,不再假手于人。强将手下无弱兵,是时候花一些心思理清
- 企业未来5年的拓展蓝图
- 目前企业处于的状态
- 还有什么改善的空间
- 该怎么透过数码化改革
企业今天的辉煌,乃是在过去做对了很多事;但进入数码化的年代,你必须面对现实,假设你不革自己的命,就等着市场革你的命!
2. 没有方向
船不可没有舵手,机不可没有机长,你的企业谁说了算?
疫后催生消费行为大变革,数码化在一夜之间成为掌上明珠,多少人为之疯狂的爆品、爆单,会否在复苏开放后销声匿迹,一去不复返?如果是这样,你之前投资的是否付诸流水?
一切的繁华都在供与需之间发酵,多少人在未看明白事情的全部,就胆粗粗投入市场,你羡慕新品牌崛起,但你可听闻未战先衰的心酸?经历了,你就明白这一句话的真谛!
企业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方向,如果你是新创企业,当然可以在没有任何包袱的情况下,看准市场需求,在数码的风口上放手一博,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不了重头来过!
如果你是成长中的公司,就必须拿捏到位,根据市场需求,作出产品升级,升华营销模式,适度地开通数码营销渠道,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法,重新与消费市场连接,求存后再深化!
如果你是行业的领航者,在这动荡的时刻,可以选择投资科技,深挖数据,探索数据背后的真谛,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更不忘了优化客户路径,洞察消费行为,帮助消费市场看懂各自的要求,优质个人化服务,升华成为客户心目中认定的领航品牌。
3. 没有人才
疫情黑天鹅的出现,从delta 到 omicron 的变种,市场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变的何止是消费行为,企业运营的更变,是更棘手的痛点。
从线下到线上的变动,从运营到技术,从实体到虚拟交流,这当中需要更细腻的规划,需要更多营销策略的部署,更多设计与排版专才,更多文字工作者,把每一个点连成线,把每一个点子,完美无瑕地呈现在数码渠道上,在零接触的状态下牵动消费情绪!
以上提及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没加上客户路径规划、沟通策略、消费数据整理,大数据,智能营销、网路安全等技术衔接,才能让我们的企业数码化,在不久的将来,更快速、更精准地做决策,成就行业生态,万物连线,跨行业创新!
企业数码化,我们要快,但不要急!眼观八方,清楚自己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短处,懂得独立思考,顺应自己的脚步,不要人云亦云,才有望转型成功!

本文作者:Eng Jin
怪兽学堂首席导师,也是业内品牌数码化达人,服务超过 200 家新创、中小企业、上市机构实践数码营销;目前专注于数码营销咨询及培训工作,以具体、科学、系统化的模式,高效帮助企业晋级,落实数码化。